温州安装监控 安装“天眼”将全面覆盖温州沿海水域的实时环境监测
温州安装监控 安装“天眼”将全面覆盖温州沿海水域的实时环境监测
温州网新闻如果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那么准确而可靠的测试数据就是海洋的健康。近年来,从“海,陆,空”三维探测网络到建立我国第一个领海基线以外的综合海洋观测平台,全省海洋监测内容得到了全面扩展,创造了第一个海洋监测平台。该省一批全国海洋减灾示范县。最近几天,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进入了全面的启动阶段……一个覆盖整个宁波近海海洋监测系统的大型网络正在兴起。市海洋与渔业部每年发布的《海洋通报》中的权威数据也源于此。
创建全省第一个海上观测平台
在洞头区东南约30公里处的水面上,一个庞然大物,实际上是一个石油钻井平台,静静地站立着。但是在里面,数十种高速设备(如“天眼”)观察辐射,包括洞头区,O江口,乐清湾,甚至玉环市的海洋状况,收集,传输,接收和存储海洋数据。并利用微波,北斗卫星等传输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这是我国第一个领海基线以外的综合海洋观测平台-东沟海洋综合观测平台。
“以前,海上观测数据极度短缺,这限制了海洋洪水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温州海洋与渔业局资源与环境保护司司长吴群礼告诉记者,该观测平台具有温度,盐度,潮汐等特征。可观测15个参数。
近年来,我省通过高密度,完善的海,陆,空综合观测系统,对水文和气象学的各个要素进行了全方位观测,并积累了连续,准确,大规模的资料。动态监测海洋生态环境。根据这些数据,温州岩质海域重要的海洋功能区,重要港口和生态敏感海域(如赤潮县,重点种植县和海洋保护区)的水质状况已初步实现。及时,准确地进行了多参数连续,自动检测和动态评估。预报和预报海洋洪水以及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和发展趋势的变化,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海上有372个岩石海域测试站,涵盖海洋水文学,海洋气象学,水质,海洋沉积物,生物和生物生态学等六个主要领域,并开展了整个海洋的海洋环境质量专注于海水质量测试的区域。状态和趋势检测。
在陆地上,建立基于海岸的实时在线检测系统,并进行50次礁石排污口检查。来自1个省级海洋监测机构和8个市海洋监测机构的50多名技术人员从事海洋环境测试。
在空中,依靠雷达,北斗卫星等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并使用视频进行实时在线检测。无人机对闽北沿海陆源污染源进行了调查。
同时,我省还投资1910万元在全国率先建设了“智能海洋”(主体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实现了智能化应用的综合可视化管理。海洋资源和环境数据,为改善海洋环境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
海洋环境监测将在三年内覆盖整个领土
依靠人力资源来收集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通常受到天气等外部条件的限制。总体上正式启动的省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将突破各种障碍,实现全天候探测模式,提供实时反馈。对海洋环境进行“身体检查”。
“特别是在台湾的雨季,海洋数据收集几乎难以实现。”吴群立告诉记者,该监控系统将打破时空限制,采用岸基,浮标,视频,遥感等在线检测技术以及物联网,数据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与人工检测系统相结合,依靠在“智能海洋”平台上运行针对海洋环境的实时在线监视网络,该网络可以提供实时温州安装监控,长期,连续和准确的检测数据,以进行实时检测,实时评估和实时检测。时间预警,动态管理和控制,以实现从瞬时检测到过程检测,从常规检测到动态监控,从定性评估到定量评估,从单学科评估到生态系统评估以及从当前状态描述到动态监测的过渡趋势评估和预测。为公众提供有关海洋生态环境的实时信息服务,以及海洋区域的综合管理,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海洋环境保护。
据了解,这套监测系统投资4142万元温州安装监控,已建成潮位15个,水文气象观测站,5个海洋浮标,3个视频监测站。三年内将继续投资5646万元,全部建成。将建设32套监测点,重点监测海洋生态环境,覆盖宁波的整个近海。作为“温州国家海洋综合管理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之一,它将带动全省在海洋生态环境重建方面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实时在线监测。
去年,它成为该省首批国家级海洋减灾示范县之一。示范城市为风暴潮,海啸,赤潮和突发性海洋环境污染车祸四大灾害建立了减灾体系,建立了完善的预警系统和观测数据共享机制,并推导出了潮汐发生和减灾的趋势预测。消散条件和关键路线预报,繁殖城市环境预报,沿海旅游胜地预报,海浴预报和沿海风暴潮预警六类海洋洪水预警产品,真正解决了减轻海洋灾难的“最后一英里”问题。
驻扎在浙江省的国家海洋检查队(第四组)进行海洋检查。在派驻期间(2017年11月20日至12月19日),举报电话号码:-89662866,举报信箱:杭州邮局编号729。检查组主要接受有关填海和填海管理的报告和电话。接收报告的时间是每晚8:00-20:00。在驻扎期间,检查组将不接受访问。